相关产品:
 
产品详细说明

                           和田玉 和田玉价值 和田玉出手 中天艺术供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相当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

上古时期

出土文物证实,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有玉器的存在了。但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艺术价值并不高,可能是由于当时人们制作玉器的经验不足,所以打造的玉器外形都是十分简单的,加上雕琢玉器的技术与工具有限,所以玉器本身大多没有纹饰。

新石器时代,以内地甚至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主要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中国台湾的卑南文化为**,主要的玉料有石英岩、硅质岩、透闪石岩、蛇纹石岩等。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出土的数十件玉器,这些玉器大多为和田玉,距今7000—8000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相当早的有关和田玉文物。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楼兰遗址,新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是用和田羊脂白玉制成,有的玉斧用和田青玉制成,形如现在铁斧一般大,玉质细润光滑。

和田玉不仅在新疆被广泛应用,而且不断向中原地区传播和运输,成为贸易交换的主要珍品。在距今6000多年的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和田玉玉器。可见,那时和田玉已运输到了陕西、甘肃等地。

商周时期

商周时玉成了礼器和***地位的象征,造型与纹饰也逐渐丰富起来。

由于玉的发展已经历了一段时期,玉的制造手艺已有提升。再加上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对于如何美化玉的本身更有深层次的领悟。如商周时期的玉制品更多的会雕刻上纹饰,像龙纹、凤纹、云纹等图案。

商、西周时期,是玉器由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进入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期。安阳发掘的殷墟玉器经鉴定,约有60%的玉材为和田玉,其余为岫岩玉和独山玉。

《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上古时期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化[5]  ”,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春秋战国时期,玉已经作为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了。这一时期玉器种类较多,有璧、琮、圭、玦、佩、璜、管、珠等三十几个品种,有学者根据其用途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装饰用玉、实用玉器等四大类。这时期的玉制作更加精美、精致,而且对型的把握也愈加熟练,无论是玉的外形还是其文化价值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两汉魏晋

《史记·大宛列传》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汉书·西域传》载:“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和田玉为“白玉之精”。

新疆和田玉真正成为中国上层社会主流用玉的历史,是在汉武帝打通中亚丝绸之路后从西域于阗国引入外贸玉石开始的。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一个“穷”字,充分说明了在汉代能够搜寻到质量的新疆和田玉,非常不容易。也就是说,在汉代之前,中国官方用玉总量中,新疆和田玉的比例因玉材供应的稀缺局限,是非常少的。

总体来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远逊色于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玉文化处于由古典向中古演变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玉器逐渐以装饰玉、实用鉴赏玉为主,玉器开始走向民间,其雕刻风格特点是简单,用途简化,装饰简素。

唐宋时期

对于中国玉器发展史而言,唐宋玉器开启了新的华章。

《旧唐书·西域传》称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明史·西域传》称于阗“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里所说的于阗,即今和田。白玉、绿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

有唐一代,随着历史背景的转换及中亚和西亚的文化艺术进入中原地区,玉器逐渐褪去了神秘和神圣的光环,走进寻常百姓家。自唐朝开始,玉的选料就大多使用和田玉。玉器图案在这个时期已经更加完整,雕刻的纹路也非常细腻鲜明,此时玉器上开始使用花卉图案,雕刻的花卉相似实物。

及至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玉器的商品化、世俗化进程日益加快。

元代

元代玉器是在继承宋、辽金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

元代玉器用料以和田白玉、青白玉为主,在加工工艺上就具代表性的就是多层镂空了。多层镂空工艺手法在元代已经发挥到了***,除了能在平面上雕刻出双层图案出来以外,还可以在玉料上多层雕琢,起花可达五六层,而且每层的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效果。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玉器千姿百态,造型各异。***部科技著作、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的《珠玉》卷中,对和田玉的历史、特点、采法等等,作了生动的综述。

崇尚和田玉的风气在清代达到顶峰,历代都将和田玉视为至高无上的珍宝,尤以乾隆为甚。其命人雕琢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玉器中用料相当多、器型相当大、路途相当遥远、耗时相当久、费用相当高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相当大的玉雕之一。乾隆皇帝挥斥巨资从距北京万里之外的新疆采集重达万斤的巨型玉材,不吝人力、财力历时三年才将其运至内地,在苏州召集各路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耗时六年终于完工。

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并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加以糅合变通,创造并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治玉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现代玉器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和田玉产地成立公私合营的玉石收购站,60年代后改为国营,并开始使用**开采,年产量30到40吨,但质量较差,可利用率还不到一半.根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组的资料,1981年和田玉的产量为74吨,比1980年增长了1.28倍。自90年代后,平均每年开采120至150吨。1999年,国家地矿部和中国宝玉石协会联合启动国石评选,用了近四年选出结果,和田玉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

和田玉的繁荣,归功于港台地区玉商。在80年代初期,和田玉与昆仑玉、俄罗斯玉的价格相差无几,自80年代末开始,港台玉商疯狂收购和田玉籽料,使和田玉成为市场上相当昂贵的玉料,现在的和田白玉的抛光工艺,也由中国台湾玉商提出。

中国和田玉储量为28万吨,理论上还可供开采160年左右,由于和田玉无法像金银那样提纯和回收,且为一次性加工,无法再生,未来几十年内资源将面临枯竭,这也是造成和田玉作假以及和田玉价格年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深圳中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谢总18565660089


文章来源地址: http://lpgypsp.chanpin818.com/gongyipin/bsgyp/deta_1301305.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本企业其它产品
暂无数据
 
热门产品推荐
暂无数据


 
 

按字母分类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首页 | 供应网 | 展会网 | 资讯网 | 企业名录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无锡据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62041号-8

内容审核:如需入驻本平台,或加快内容审核,可发送邮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