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佛像雕塑传承特点
印度佛教雕刻传人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佛雕艺术对印度的佛雕艺术 进行了不断地吸收、扬弃、改铸,**终形成符合中华民族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体现中国作风和气派的摩崖石刻佛雕艺术。大体说来,中国佛雕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摩崖石刻艺术相融合
摩崖石刻佛造像的民族化。佛教刚传入我国时,出于对佛的景仰,中国人还不便随便改变佛陀的形象。我国摩崖石窟早期佛像,都为印度面孔,高鼻深目,头发卷曲,连胡须也向上翻卷着。服装为偏袒右臂、裸露胸膛的印度披肩装。到了北魏时期,摩崖石刻佛像开始民族化,但程度有限,衣服汉化了,面孔还保留着印度人模样。到了唐代,佛教已完全中国化、世俗化了。可以说,这时的中国佛教艺术,已经完成了与印度佛教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佛像女性化
摩崖石刻中的佛造像的男相女性化倾向。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为男性。传到中国后,却趋于女性化。尤其是隋唐时期的佛、菩萨造像,女性化倾向十分明显。佛造像女性化相当典型的例子,是龙门摩崖石窟先奉寺的大卢舍那佛造像。印度佛教里,卢舍那佛为男性形象,先奉寺里的大卢舍那佛,其仪表、神态、形体,都被有意识地作了女性化处理。其形貌皓丽,含睇若笑,曲眉丰颊,温雅敦厚,端庄,颜面和悦,肌体柔润,具有明显的中国女性美特征。石刻雕塑匠师还以"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的亲切感,来表现大佛的女性特点。其实,大卢舍那佛并不是惟一的范例,它只不过是当时男相女性化倾向的突出**而已。唐代菩萨雕像,不仅由男相变为女相,而且同现实生活中年轻貌美的女陛毫无两样。这些婀娜多姿、娇媚艳丽的菩萨,已失去了神的威严,具有中国妇女的美貌和善良。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摩崖石刻中的石窟造像中,其它艺术种类的佛造像,也多为女性形象。中国菩萨的女性形象,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代,之后逐渐定型。
结合道教文化
摩崖石刻佛雕题材与道教传说相结合。在中国佛雕艺术中,我们不仅看到崇尚女性的倾向,而且还可以看到道教传说故事。突出的例子是四大天王的塑造。四大天王在印度佛教中为"护世四天王",他们分别住在须弥山上,各护一方天下。唐代以前,我国佛雕中的天王,基本与印度佛教中的形象相同,为身着胄甲,手持各种武器的武将。唐代以后,四大天王从形象到职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北方多闻天王,变成了唐代镇守边关的武将李靖,他一手持中国近古才出现的兵器"方天画戟",一手擎着宝塔,成为***的"托塔李天王"。其职务也作了调整,被任命为道教中玉皇大帝的天兵总司令,掌握着所有的天兵天将。把佛教天王,调到道教中任职,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在宋代的一些寺庙中,我们还可以见到释迦牟尼与孔子、老子并列而坐的雕像。佛寺里供奉道教送子娘娘造像,则更为普遍。这种佛道相融合的雕刻艺术,几乎在所有佛教艺术中都可见到,而摩崖石刻佛雕艺术表现得尤为突出。
摩崖石刻,造像人间化
摩崖石刻佛教人文化,即世俗化。把佛、菩萨从天上拉向人间,将神变为人,是中国佛教摩崖石刻的又一特点。从佛教观点看,佛教艺术是用来宣扬佛教教义的"无数方便"之一,目的在于把人们引向超现实的极乐世界。但任何艺术家,包括佛雕艺术家在内,都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并受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他们的宗教艺术创作,不可能完全回避世俗生活,必然带有人间气息。更何况中国人是一个重视现实生活、务实的民族,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安家落户,只有走世俗化的道路。弥勒佛就是个人文人文化,即世俗化石刻中的例子。把弥勒佛塑雕成一个面部表情丰富,笑态憨厚,双耳垂肩,下巴肥厚的慈祥老者形象。在弥勒佛殿里,人们还常见到这样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从楹联的内容可以看出,弥勒佛实际上成了中国人处世生活的楷模,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文章来源地址: http://lpgypsp.chanpin818.com/gongyipin/nsgyp/deta_1351294.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